点击“轻烃吧”关注我们
异戊二烯作为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,主要是从裂解C5轻馏分中提取。当前,异戊二烯被分离出来后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和一些精细化学品。随着国内异戊二烯产业的不断发展,应用领域也在拓展,但当前国内主要的下游行情不容乐观,市场增长乏力,亟需寻求新的行业增长点。
截至2018年6月底,我国异戊二烯有效产能达35.5万吨左右,近十年产能增加迅猛,年均增长9.86%。异戊二烯单套最大生产装置是今年6月投产的惠州伊科思30万吨/年的碳五分离装置。浙江石化也已拟建30万吨/年的碳五分离装置。
中国异戊二烯生产商(千吨)
公司和装置地点 | 产能 |
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(大庆) | 8 |
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(独山子) | 30 |
抚顺伊科斯新材料有限公司(抚顺) | 27 |
兰州鑫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(兰州) | 15 |
南京源港精细石油化工公司(南京) | 25 |
宁波金海晨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(宁波) | 30 |
濮阳新豫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(濮阳) | 5 |
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(上海) | 36 |
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(武汉) | 29 |
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(北京) | 30 |
淄博凯信石化有限公司(淄博) | 5 |
辽宁北化鲁华化学有限公司(盘锦) | 15 |
淄博鲁华泓锦(茂名)化学有限公司(茂名) | 13 |
淄博鲁华同方化学有限公司(淄博) | 12 |
惠州大亚湾伊科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(惠州) | 50 |
合计 | 355 |
2011-2014年我国异戊二烯出口基本稳定在6-7万吨,而自2015开始,连续三年的出口下降超过20%,2016年全年出口量下降至3.6万吨,而与之相反的是,在2016年打破零进口的记录,进口量1.3万吨,净出口(出口-进口)量高达2.3万吨。2017年,异戊二烯进出口上演“大反转”,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。海关数据显示,出口量3.0万吨,进口量3.2万吨,净出口(出口-进口)为-0.2万吨。
在国内异戊二烯产能迅速增长的形势下,异戊二烯进口量仍然显著增加的原因,据有关分析认为:一是韩国YNCC及乐天化学C5分离装置2016年投产,带来了稳定且低价的货源。2017年,来自韩国的进口占比高达85%。二是下游SIS产量增长和农药中间体杀虫剂领域的应用。SIS产量由2016年的9.4万吨上升至2017年的10.2万左右,产量增长8.5%,对异戊二烯需求放量0.7万吨左右。农药中间体也助力异戊二烯全年消费量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7年农药中间体用量在1.5万吨左右。
异戊二烯的主要下游应用在橡胶弹性体,固化剂,医药,香料和农药等。从全球市场来看,高纯异戊二烯市场增长点在弹性体领域(SIS/SEPS/SIBR/IIR),主要用途集中在汽车,包装、医疗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等领域。
2017年5月,总部设在英国莱瑟黑德的市场调研公司SmithersPira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未来5年,全球热塑性弹性体市场将以年均逾5%的增速攀升。汽车行业是主要的最终应用部门,医疗和包装应用的增速也将高于各地区平均增速。
我国在弹性体方面起步较晚,近几年有了一些发展。2017年,中国SIS产能为15万吨,产量为10.2万吨,开工率在68%左右。2017年巴陵石化2万吨/年SEPS装置成功投产。成为全球第三家生产SEPS的公司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